文艺:植于民,方盛于世——纪文艺工作座谈会两周年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16-10-20 12:43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以“文艺繁荣发展大计”为纲,结合“五个问题”发表了根本性、方向性和纲领性的重要讲话,可谓情真意切,深入人心,处处体现着“人民性”,与距之72年的毛泽东所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遥相呼应。岁月的砥砺变革了文艺事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却不曾改变其繁荣发展的要义——植于民,方盛于世。

     人民,是文艺作品蔚然生秀的沃土。邓小平同志曾在1979年的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辞中强调“要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湖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若基于文艺作品的生命周期来看,首先,人民生活是文艺作品产生的泉源。《帝王世纪》有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即以大地为基,击其为奏而歌,才有了我们今日所知的《击壤歌》,从这种早期音乐形态的源起可以看出文艺作品的的产生与人民生活是不可分离的。其次,人民故事是文艺作品丰盈的原材。当下文艺工作常因“文艺素材觅无处”而陷入“文艺作品食无味”的窘境,细思之,能为群众所喜爱的作品必谈其事、切其情、感其怀,也就自然源于寻常百姓家,蕴含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优秀的作品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请,为人民抒怀的”。再者,人民主体是文艺事业传承的重要载体。从社会记忆建构的角度来说,任何意识形态的建构都离不开物质载体,文艺形态也是如此。没有人类的繁衍和相传,就没有文艺作品的传承,传承方式虽有不同,或载物以传或口耳相传或化为民俗操演仪式以传,但都离不开人民这一重要主体。

    人民,是文艺生态清火祛燥的药引。如今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繁荣发展,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没有变,依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文化供需的矛盾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之下更为明显,失衡不调而生内热,热积而化火,进而“浮躁之气”渐盛,正是当前文艺生态的“病症”所在。要改善这种文艺生态,为其清火祛燥,就要对症下药,而这药引还得是“人民”。以人民的真正需求为导向,踏踏实实为人民做“手工绿色食粮”而非“机械化快餐”,才能切实平衡文化供需,才能化解人民群众对于精神食粮“欲食不得”的积热;以正向引导人民为原则,持“传世之心”作“载道之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继而形于文艺,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召人民,才能清除人民群众精神上的虚火;以人民的评判为标准,面对人民群众的批评做到“敬之受之而后自审自新”,才能打磨出文艺精品来祛除人民群众精神上的浮躁之气。

     人民,是文艺事业纵贯横拓的关键。要彰显文化自信,就要突出文化优势,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正是中国文艺事业独特的优势所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做好文艺事业的纵深挖掘,要着今人道,更不忘从古人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辩证取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展现文艺事业的“中国精神”和“中华风范”。其次,文艺事业要广开生面,就离不开人民主体及其活动的丰富化,这就要求:一是要有紧跟时代的视野,既要能看见又要能预见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中文艺形态的不断变更;二是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接受新型的文艺类型、文艺观念、文艺实践及文艺工作者,并为他们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是要有融会贯通的主动性,增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间的文艺工作交流,勇于参加“百家争鸣”,虚心汲取“百家所长”,才能实现文艺作品的“百世流芳”。

     高尔基说过:“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的基本遵循,也是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大计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扎扎实实地植根于民,才能早日实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愿景。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