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业教育播撒创新的种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9-12 10:08

  随着创业教育、管理、服务、扶持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创业释放的“倍增效应”,不仅能释放发展活力,更能展现时代风貌,成为助推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1.6%水平近一倍,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在近日教育部举办的第八场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这是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只要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一些政府部门、高校及社会机构便直接给钱、给政策、给培训,对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政策支持、资本青睐、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等创业大环境的改善,为创业的梦想变成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社会最生动的实践,民众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的热潮中。近年来,创新创业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创业投资领域募集资金量,2016年是2015年的1.79倍。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在全球主要国家当中位于前列。

  面对全民创业热潮,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比较高,不宜鼓励大学生盲目创业。此话有一定道理,却失之于片面,误解了创业的初衷。“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原本就是高风险活动,大学生创业当然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大学生创业不仅是教育,更是实践磨砺,更加注重实践历练和个人价值。创业更重要的是过程和经历,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人生能有这样一次经历,即便是遭遇挫折或失败,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更何况,创业是个广义概念,不是“创办企业”才叫创业,也不是“当了老板”才叫创业。对于许多创业者而言,创业的初衷也许并不是为了“第一桶金”,而是去寻觅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因为此,大学生创业失败并不意外,更用不着过于惋惜,更不能作为回避乃至打击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的借口。

  创业教育关键在于播撒创新种子,而不是制造流水线的产品。相较于就业,创业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需要在教育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深化改革,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内在需求。积极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着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周到服务,既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务之急是,立足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建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加强创新创业兴趣、知识、技能、精神、抗挫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实现教育、实践、孵化相结合,让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根植在学生心中。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无论将来选择哪种职业道路,都对其成功大有裨益。

  值此“创业最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想在创新创业大潮中一试身手。对于立足于创业的学生而言,创业不可“头脑过热”,更不可“拍脑袋”,更应将创业视作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关键是拥有一种创新创业的心态去生活。智者顺势而动往往如鱼得水、事半而功倍。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者必须适应快速变化,强化学习能力,调整思维方式,才能懂政策、技术和市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延安参加大赛同期实践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业者们,在今年7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心得体会。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给大学生创业者们,希望学生们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可以预期,随着创业教育、管理、服务、扶持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创业释放的“倍增效应”,不仅能释放发展活力,更能展现时代风貌,成为助推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我们期待创业之花开遍神州大地,让每一位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都有条件得到锻炼,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作者: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