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告别“普涨”格局 银行拓展空间应对低增速挑战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02 13:23
 

行业告别“普涨”格局 银行拓展空间应对低增速挑战(图1)

  编者按 18家A股上市银行中报刚刚披露完毕。这些上市银行在盈利能力、“不良”处置、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表现如何?如何看待银行业今后的发展态势?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上市银行中报”系列报道,结合中报数据和专家观点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18家在A股上市银行2016年上半年业绩已全部披露完毕。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18家在A股上市的银行总收入共计1.95万亿元,同比增长5.4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计7265.69亿元,同比增长2.63%。整体来看,上市银行净利润普涨,但增长步伐进一步放缓、净息差多数呈负增长、不良贷款比例仍在较高位置运行,各家银行纷纷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经营情况呈分化态势

  2016年上半年,银行业经营情况呈分化态势。从净利润规模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占比仍然较高。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94.73亿元,占18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的71.49%。其中,工商银行净利润规模居首,达1502.17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

  在净利润增幅方面,五大行表现不佳。其中,中国银行增幅最大,达2.52%,建设银行净利润增幅位居第二,为1.15%。其余3家均低于1%,其中,交通银行为0.9%、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为0.8%和0.5%,在18家上市银行中垫底。

  与之相比,城商行表现优异。南京银行净利润增幅达22.26%,增速位列A股上市银行第一位;另外,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净利润增幅也保持两位数。

  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幅则差异明显,增幅最低的光大银行仅有1.22%,而浦发银行则高达11.99%;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净利润增幅均在6%至7%之间。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说:“从半年报情况看,银行经营分化还在加速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加剧的背景下,曾经银行业‘普涨’的格局已不可持续。因此,哪家银行准备更充分,反应更快速,执行力更强,哪家银行就能更好地把握转型主动权。”

  净息差下降冲击利润

  “今年上半年,全球低利率和负利率的环境还在蔓延,在这种大环境下,全世界所有的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几乎都在下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

  对利润贡献较大的净息差下降,给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了不小冲击。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呈加速下降态势,工、农、中、建、交5大行净息差增长率分别为-12.65%、-16.91%、-12.84%、-13.11%、-13.22%,而去年同期,净息差以两位数下滑的仅有民生银行。

  对于净息差下降的原因,张青松认为,受去年以来多次降息的滞后影响,境内人民币存贷款的息差上半年降幅明显。此外,人民银行已完全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定价区间,存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不断上升,人民币贷款的利率呈下降趋势,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也都进一步压缩了息差。

  “净息差下降一个基点,就影响我们20亿元以上的利润。工行将不断调整负债结构,改善资产收益,进一步增加投资收益,尽可能使净息差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说。

  张青松认为,净息差下降是现阶段银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宏观环境和运营市场化进程的必然之路。虽然净息差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但是随着一些积极因素的显现,净息差下降的趋势或许在下半年有所减缓。

  抢抓发展机遇

  经济环境的变化固然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造成冲击,但应当看到,随着“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战略稳步实施,银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表示,中行积极建设“一带一路”的金融大动脉,上半年新投放授信174亿美元,跟进重大项目392个,意向性支持金额超过826亿美元。同时,积极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累计支持项目2334个,提供融资金额达1644亿美元。

  工商银行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发放项目贷款4874亿元,同比多发放799亿元。

  农业银行积极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有效模式,全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效能。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1.78亿元,增速6.7%,高于全行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

  面对国内经济压力,一些银行努力拓展国际业务。上半年,中国银行海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8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集团税前利润的43.2%。海外存贷款规模平稳增长,分别比年初新增150亿美元和205亿美元。(经济日报记者 曹力水)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