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

来源:成都全搜索    发布时间:2016-09-30 19:28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经过深入研究,就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把握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城市是有机生命体,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统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健全绿色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四川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强,群众绿色发展获得感持续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打造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中有升,占比力争达70%,冬季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到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到2020年,主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全面建成,岷江、沱江等成都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0%以上。

——生态安全格局加快完善。区域大绿隔体系初步形成,龙泉山森林公园基本建成,“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绿色出行更加便捷。初步形成地上地下多网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50%以上。

——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城镇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文魅力更加彰显,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绿色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一番。

——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在全社会普遍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社会风尚。

原标题: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

二、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三)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推进工业减排。加强火电、水泥、平板玻璃、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

防治扬尘污染。积极推行绿色施工,严禁开敞式作业,不断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建设工地实行扬尘在线监测。深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和监控措施,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

加强尾气治理。推行车、油、路协同管控,加强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和治理,加速老旧机动车淘汰,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

严禁露天焚烧。强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监管,严格管控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落叶等行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划定禁止露天烧烤食品区域,逐步提高餐饮油烟净化率和在线监控率。严格执行《成都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加大违法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查处力度。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构建“6+X”通风廊道系统,引导东北和西北方向软轻风贯穿城区,联通建设区内河道、公园、绿地、道路等通风能力较强的区域,沟通生态冷源,促进空气交换,缓解热岛效应。

(四)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

优化区域水网格局。传承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水蕴,坚持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实施《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构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水网体系。大力推进“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到2019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现水道、岸线、通道、绿化“四通”,打造“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的水灵成都。

加强水环境治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实施“源头截污、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全过程治理,实施河道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严控金马河、锦江、沱江流域总磷排放量。加强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重点对主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实施污水截流收集、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改造。推进水系跨区域联防联治。到2020年,中心城区、郊区县城及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88%、75%,中心城区中水回用率达到40%。

提高防洪治涝能力。完善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规划建设深隧排水系统,开展中心城区低洼易涝区综合治理与雨水管网系统改造,新建城区严格按照内涝防治标准进行排涝系统设计、建设。建立健全城区暴雨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防汛指挥科学决策与调度水平。积极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区防洪治理工程建设。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李家岩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启动第三水源建设。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严控地下水超采。强化紫坪铺水库、三岔湖、龙泉湖等重点生态功能水体保护。推进城乡配套输送水管网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

(五)着力夯实绿色本底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构建“两山两环、两网六片”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夯实“山水田林湖”生态本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筑牢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生态屏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建成龙泉山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

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改造提升绿化景观,构建“一区两环、十五廊七河、多园棋布”总体绿化格局,到2020年城市绿地率达40%以上。推进集中建绿、身边增绿,加快建设公园绿地系统,基本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发展立体绿化,推行屋顶绿化、棚架绿化、破墙透绿、立交桥绿化,丰富城市空间绿色层次。加快绿道建设,建成全域覆盖的三级绿道网络,串联城乡绿色空间。深入实施“增花添彩”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观花赏叶闻香品果走廊和基地,再现“花重锦官城”胜景。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促进农业生产化肥和农药减量控害,防止水稻田等具有保护价值的人工湿地面积减少和污染。推进粮食生产基地、菜篮子基地、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开展涉重金属污染企业搬迁迹地、垃圾填埋场等综合治理和修复试点。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加强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建立土壤环境管理数据库和区域污染防治信息管理平台。

三、提高城市发展品质

(六)推进绿色城镇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单中心向双中心、从圈层状向网络化的战略转型,推动空间结构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和生态容量相适应,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建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两大极核,按照“独立成市”理念推进卫星城建设,同步推进小城市、特色镇建设,连片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建设。拓展城市外部空间,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1+7”城市联动发展水平。

建设海绵城市。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原则,全面实施海绵城市“五大工程”,合理采取“渗、蓄、滞、净、用、排”等措施,逐步实现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到2020年,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加快推进“双核十四片”综合管廊建设,形成国内示范、引领西部、规模适中、分片成网的现代综合管廊系统,搭建管廊信息平台,实施管网智能监测。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建设综合管廊。到2020年,全市综合管廊总长度达到200公里以上。

打造绿色街区。全面推行“小街区规制”,统筹规划控制街道宽度、路网密度、用地尺度,完善生活配套,形成相互融合、脉络通畅、宜业宜居的有机小街区,提升微循环、增强通透性、体现人情味,延续城市发展文脉。以复合用地功能为支撑,就近完善城市公共配套,促进区域职住平衡。适度增加开敞空间,减少街道、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地面硬化。

推广绿色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注重建筑文化风貌,提升建筑品质。在旧改、棚改、立面综合整治等工作中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到2020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60%以上。

完善市政设施。优化完善水、电、燃气、公安、消防、园林、环保、通讯等市政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文体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污泥处置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完善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维护管理。

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和“四态合一”理念,加强乡村规划设计,优化村落和人口布局。按照“小组微生”要求,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农村生态扶贫,实施农村畜禽养殖、农业生产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绿化美化,注重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打造一批“绿色成都·美丽乡村”品牌。

(七)构建绿色交通格局

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畅通西部、联接全国、通达全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和拓展“蓉欧+”战略,加快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着力构建“两港三网”,打造国际空港枢纽城市和国际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构建“148”高铁交通圈,统筹建设“二环十射”铁路网,打造国家高铁枢纽城市。完善“三环十三射”高速路网,推动形成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高速公路骨架,打造国家区域高速公路枢纽城市。深化与重庆、武汉、泸州、宜宾等港口的合作,构建通江达海的铁水、公水联运系统。巩固成都西南地区骨干网络枢纽地位,推动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城市。

建设轨道交通大都市区。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主导绿色交通发展方向,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推动地铁、市域大铁、有轨电车等多网多制式融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出行畅通便捷安全。实施“650+”轨道交通计划,每年至少开通2个轨道交通项目,建成以“双核”为中心的半小时轨道交通圈,到2020年运营里程达500+公里,在建里程达150+公里。加强与资阳、眉山、德阳等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加快形成成都平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深化公交都市建设。构建中心城区与近远郊区(市)县便捷高效、通达有序,地上地下无缝衔接、立体换乘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推动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行,力争2020年形成200公里铁路公交化运营网络。发展大容量公交和微循环公交,提高公交调度效率,提升线路接驳能力。规划建设一批“P+R”停车场。深化“人+绿道+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互联网+公共交通”,加快构建智能交通体系。

(八)提高特大城市治理水平

推进依法治理。强化立法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快构建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的城市法治框架体系。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政府依法行政、企业合法经营、市民守法自律。深入推进平安成都建设,健全治安防控“五张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推进系统治理。加快推动城市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构建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加快推动城市治理重心下沉,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培育,不断提升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治理水平。

推进智慧治理。加强城市感知系统建设,实施“宽带成都”行动计划,构建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地下管网、智能城管、智能安全保障为一体的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体系。完善城市智慧管理服务,强化大数据的归集、发掘和利用,推进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领域智慧应用和示范推广。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建立完善企业与政府、市民与政府、安全与政府互动平台,促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合一”,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

四、推进经济绿色发展

(九)加快产业绿色化转型

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探索开展绿色评价,实现生产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业态互补、高中低端协同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和服务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深入实施《成都市统筹城乡2025规划》,提升农业组织化、品牌化、资本化水平,增强农业基础性、战略性、生态性功能,推动农业向集约式、经济型、现代化转变。

(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加快金堂、成华、锦江等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服务业基地(园区)建设,推进新津双流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核电、页岩气等新材料、新装备研发和生产,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三湖一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培育发展特色旅游业态,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成都中心”、 城市音乐厅及音乐坊、露天音乐广场、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大熊猫、金沙、武侯祠、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等国际文创产业品牌,打造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艺术品原创基地、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文创产业和音乐产业。

(十一)促进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研究推进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商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快低碳城镇、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试点示范,逐步提高节能标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低耗水产业,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十二)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加强绿色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打造一批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示范应用。优化绿色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司法保护,完善绿色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激励、使用机制。

五、强化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十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推广环城生态区立法保护做法,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体系。健全建设项目区域限批、环评机构信用评价、环境监理、重大决策专家论证、重大敏感建设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联合执法、综合执法,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十四)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碳排放权和用能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建设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建立多元化生态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

(十五)强化政策支持

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生态修复与建设、绿色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奖励政策,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在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项目方面的支持。探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信贷制度,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发展绿色产业,推行产业绿色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十六)加强统计监测和预警调控

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加快构建环境大数据平台,建立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健全资源环境要素监测网络体系,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区(市)县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十七)健全考核问责机制

完善绿色发展考核机制,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考核权重。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建立差异化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严格生态责任追究,探索编制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六、确保各项部署落实见效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担负本辖区绿色发展的总体责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作决策、抓工作、促发展的具体行动。

(十九)深化开放合作

依托中韩、中德、中法以及中古、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积极引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成功经验和技术,鼓励成都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势企业走出去。建立成都平原城市群、成渝、成渝西昆贵等周边区域横向联系机制,探索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开展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二十)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绿色文化教育引导,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推广绿色办公,加大绿色采购,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法制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作用,汇聚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抢抓“六大历史机遇”,锐意进取、拼搏实干、攻坚克难,确保绿色发展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绿色支撑和生态保障。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