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

来源:国智网    发布时间:2025-10-19 12:33

为搭建国际珐琅对话平台,推动珐琅工艺融合发展,增强文明互鉴,10月17日,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珐琅艺术大师、教育专家、行业代表及高校师生参加活动。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1)

本次活动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科技处、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等单位承办,同时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协办与支持。旨在为中外珐琅工艺交流与非遗传承创新搭建起高水平对话平台。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2)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代表主办方,向与会来宾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北京联合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高校智力优势,深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在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升了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能力,拓展了国际交往的广度深度。未来,北京联合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际知名艺术院校的合作,推动建立跨国界的珐琅艺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并且加大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投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为推动文明互鉴、艺术共融贡献更多“联大智慧”与“联大力量”。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3)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以北京工艺美术发展、传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视野,分享了他对工艺美术事业的情怀和期待。他指出,应加强工艺美术的历史文化研究,加强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保护。注重传统技艺、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文化消费的融合,加强非遗的生产性传承,服务文化旅游市场的创造性发展,不断创作出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昕代表联合策展团队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思路与理念。他表示,工艺美术的发展正处在文化繁荣与科技变革的交汇点上。面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工艺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更应携手并进,以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5)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6)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7)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8)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展览作为第二届北京国际非遗周重要的环节,集中展出了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日本、韩国等国家60余位艺术家近百件珐琅艺术作品,形成珐琅与首饰、器物、装置等领域的碰撞成果,拓展艺术应用边界,呈现珐琅艺术的全球视野。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9)

主旨演讲环节汇聚了多元的学术视角。与会嘉宾分别聚焦“国际金属与珐琅工艺创作和教育”与“中国金属与珐琅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主题展开交流。主旨演讲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王丹谊副教授主持。来自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Stephen Bottomley 以《星际着陆与珐琅的邂逅》为题,展示了珐琅材质的前沿创新理念与实践;日本金泽美术工艺大学教授原智结合自身创作,聚焦日本金泽美术工艺大学的工艺教育详细解读该校教育理念与模式;日本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部设计工艺学科助理教授古川千夏以《有线七宝烧的创新探索》为题,聚焦技艺细节的突破,为传统技艺的年轻化表达提供了生动案例;韩国清州大学助理教授 Kim Youra则以《从协会到个体:韩国珐琅创作的现状与个人艺术实践》为题,解析了韩国珐琅行业的发展生态。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申文广以《珐琅材质语言的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为题分享其在珐琅材质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创新方面的创作实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松涛围绕《传统工艺的当代性转化和思想创新》为题,展开对传统工艺当代转化的探讨;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倪献鸥以《叠境-山水园林意象在当代首饰中的建构》为题,分享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意象与珐琅工艺结合的创作实践,为传统美学的当代表达提供新范式。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暨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举办(图10)

主旨演讲后,两场圆桌研讨接续举行。“金属工艺与珐琅艺术的跨界融合”主题研讨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杨慧子主持,Shirley Zhang高级珠宝品牌创始人张雪莉,韩国清州大学助理教授Kim Youra,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孙秋爽,首饰品牌CHUNRAN主理人兼设计师袁春然以及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朴宣暎等嘉宾,从材料创新、品牌经营以及工艺教育等视角展开了跨界交流与讨论。“传统工艺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传承路径”主题研讨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马晓飞主持,云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万凡,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张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副教授岳嵩,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袁小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授陈希等高校学者和行业专家,分别围绕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工艺美术跨学科实践探索以及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等角度展开了校际交流与讨论。

本次活动为中外珐琅艺术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形成了“国际视野+中国实践”的对话格局,彰显了非遗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强化了高校在传统工艺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扎根文化、校企联动、国际交流”的教育共识,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国隆平)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609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guozhi.org.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