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多元融合下的戏曲“高腔”

来源:《文化月刊·遗产》 2011/8    发布时间:2016-10-22 10:23

川剧:多元融合下的戏曲“高腔” (图1)

  2011年3月,对于四川川剧界来说,这是川剧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就在该月,文化部已将川剧作为中国申报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之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而在此前,川剧曾两次成为中国申遗推荐备选项目,均与“世界非遗”擦肩而过。此次川剧从备选项目变为推荐项目,虽是“申遗”前进的一小步,却是川剧传承保护前进的一大步,有关专家预测,本次申遗成功的希望极大。

  川剧史必将铭记,在300年后的2011年,川剧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即将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川剧人必将铭记,从1999年到2011年,十二载坎坷申遗路,作为申遗主体单位的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感受最深。本次四川、重庆共同发力,终见云开,或得明月。

  世纪之末首申遗

  成都,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1999年,对于现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的郭勇记忆尤其深刻。当年,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接到四川省文化厅转文化部的通知,准备川剧申遗资料。当时作为文案的他,经历和见证了12年申遗的坎坷历程。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我们一头雾水。不像现在,非遗热遍及全球,普通老百姓都可能有这个概念,可当时大家都不清楚这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为川剧申报一个认证,虽然我们不明白,但我们还是临阵磨枪开始了申遗工作。”

  据郭勇介绍,当时,中国戏曲包括川剧正是生存发展最为严酷的时期,戏曲界人士情绪普遍很低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影响下,大家看不到希望和未来。郭勇的话道出了当时川剧生存的艰难和迷惘,尽管这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多元文化融合下的特色剧种。与四川地名的由来一样,川剧一样汇聚了各方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戏曲界的一朵奇葩。在宋代,即有“川杂剧”的记载,明代“川戏”的靳广儿班曾远赴江苏,轰动南京,形成与南戏争胜的局面,虽然那时的蜀调川音有别于今日的川剧,但它们却为以后川剧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川剧:多元融合下的戏曲“高腔” (图2)

  明末清初,各省移民大批入川,诸多声腔相继来蜀,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四川剧坛呈现出“诸腔杂呈”的繁荣景象,川剧由此诞生,时称川戏、川调、川杂剧。当时,西北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入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乾隆、嘉庆年间,外来声腔逐步完成四川化的演变过程,及至道光、咸丰,以“大名班”的崛起为标志,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本土的灯戏由过去的“二下锅”“三下锅”进而融为一体,形成延续至今的“五腔共和”的声腔体制。与此同时,川剧的传播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贵州、云南及湖北的部分地区皆成为川剧的流行区域。外来的各声腔戏班原本各自演出,后来,由于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在四川各地的会馆每年要演出本省的戏曲,为了同时看到别的好戏,因此也请其他声腔的戏班同台演出。这种同台演出,不但满足了观众的要求,并促使了几种声腔戏班的艺人有了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再加上清朝末年,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新建起一批较为正规的茶园、戏园之后,高、昆、胡、弹、灯等剧种的班社,纷纷进行联合经营与同台演出,各剧种班社间的艺术得以交流,大胆吸收不同剧种的剧目和演唱方法、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戏班在声腔、语言、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逐渐融会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川剧的发展。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这种统一演出的戏曲形式便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包括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大声腔,其中高腔源于明代流行于江西等地的“弋阳腔”,结合四川民间秧歌演变而来;胡琴戏由徽剧和汉剧演变而来;弹戏的源流是陕西的秦腔,清朝道光年间传入四川;灯戏由四川民间小曲演变而成;昆曲则源自苏州的昆山腔,相传是清朝康熙年间传入四川的。从传入地域看,川剧的昆、高、胡、弹是分别由川西岷江、川南沦江、川北嘉陵江等四条河道输入的,故有“四大流派”之说。

  高腔婉转 三次冲锋不言败

  2004年6月中旬,四川方面将两万字的申遗文本文件、长10分钟和2小时的两部川剧申遗宣传片正式提交文化部,9月,文化部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据了解,此次申遗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川剧发起的第三次冲锋,前两次败给昆曲和古琴后,川剧又进行了精心准备。此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都将川剧列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仅有的4个备选项目,但与其他备选项目相比,因历史不够悠久、覆盖面不够辽阔、申报工作不够完善等败给了昆曲和古琴。

  当时,若想战胜众多符合条件的其他艺术门类,川剧面临巨大挑战。据时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川剧申遗工作申请文本的负责人杜建华介绍,当时两部宣传片已经基本拍完,10分钟的宣传片精炼、集中,两个小时的宣传片则全面展示,从川剧的高腔、表演绝技、表演程式、地域文化对川剧形成的影响、川剧传人、现状等方面进行介绍。早期川剧艺术家阳友鹤、贾培芝、张德成等人的照片,现代梅花奖获得者的表演都收录在宣传片中。杜建华说,鉴于川剧的高腔在全国首屈一指,所以宣传片进行了重点介绍。

川剧:多元融合下的戏曲“高腔” (图3)

  面对强劲的对手,川剧申遗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杜建华研究员表示,5种主要声腔发展相当完善,表演形式丰富,有变脸、吐火等绝活享誉世界,3000多个优秀传统剧目保存完好。“就算申遗不成功,整个申报过程本身对川剧就是一种保护。”

  杜建华介绍,川剧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吸收融会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兼具昆腔、胡琴、弹戏、高腔、灯戏五种声腔,在我国戏曲剧种中十分罕见。川剧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尤以清新优美的文学性见长。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

  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一整套表演程式,唱腔优美,表演真实细腻、诙谐风趣,舞台形象典雅,生活气息浓郁。从生活和人物出发,不拘一格,富于变幻,特别善于采用托举、开慧眼和传奇绝妙的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绝技来塑造人物,使其舞台呈现多彩而神秘的艺术特色。川剧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为群众所喜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

  同中国其他剧种相比,川剧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高腔。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独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高腔自明末清初从外地传入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坊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高腔在四川的流传范围最广,扎根最深,在川剧五腔合流的发展过程中,高腔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前,大量民间流动的江湖戏班,主要依靠高腔剧目来维持日常演出。旧时民间有许多以“跑滩”为生的川剧艺人,他们不能加入类似三庆会这样拥有固定演出场所的大戏班,只能不停地穿梭于各地搭班演出谋生,如果不会唱高腔戏,演出路子不能“通江”,则难以在戏班立足,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川剧所谓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看似并列关系,实际上是以高腔为主导,其他多种声腔逐渐向高腔合流。入川的昆曲在清代后期,大批剧目改用高腔演唱,一些曲调演化为高腔中的昆头子,寄生于高腔而存在。胡琴、弹戏无论从剧目数量、艺术表现力还是流行范围、在民间的影响力都远不及高腔。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弹戏《欲海狂潮》,到2006年再度上演时,为增强其表现力、感染力,又改用高腔演唱。

  高腔锣鼓是川剧音乐的灵魂,是统一五种声腔的基础。川剧的五种声腔各有不同的主奏乐器,构成了各自的音乐特色。高腔以锣鼓为伴奏乐器,配以唢呐,没有丝弦器乐,形成了丰富的锣鼓曲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驾驭不同风格、内容的剧目。胡琴腔顾名思义是以胡琴为主奏乐器。弹戏又叫盖板子,以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灯戏则以音质特殊的胖筒胡琴为主奏乐器;昆曲以笛子为主奏乐器。这五种声腔音乐之形成统一的剧种风格是以高腔锣鼓为基础的,也可以说,高腔锣鼓是川剧音乐的灵魂,川剧鼓师如果不能演奏高腔剧目,则不能称之为川剧鼓师。

川剧:多元融合下的戏曲“高腔” (图4)

  入选“国遗” 冲刺“世遗”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位列其中。而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川剧人来说,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然而,川剧人在新的起点上,有了更高的追求。按照郭勇的理解,截至目前,川剧申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申遗之初的1999年;二是2006年的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三是2011年的被列入申报世遗的推荐项目。而2011年所做的工作,正是行百里路在八九十。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1年2月17日通知,四川省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川剧,已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2年“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按照通知的要求,申报材料需于3月15日前报送文化部,经评审合格后,于3月31日前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到此通知后,四川省文化厅成立了以副厅长泽波为组长的川剧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承担“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具体事宜,由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全力以赴,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和制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有关规定,川剧项目需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同申报。今年2月19日,重庆市相关单位负责人等专程来蓉,就川、渝联合申报事宜进行讨论,决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申报材料的制作。2月25日,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邀请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领导共同研究,对申报文本、图像及音像制作所涉及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分工落实,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承担音像材料制作工作。

  而在民间,川剧票友也自发举行了“支持参与川剧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签名活动”。在戏曲文化氛围浓厚的绵阳市,群众和川剧爱好者争相签名。家住绵阳城区富乐路的市民刘守荣说,川剧是巴蜀文化的瑰宝,绵阳是戏剧之乡,作为绵阳市民理应支持川剧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世界都认识到川剧艺术的魅力。

  “申遗的12年,是川剧发展史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三个阶段,我和杜建华院长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相当不容易。”郭勇满怀感慨。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负责人杜建华告诉笔者,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从1999年就开始着手向文化部推荐川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事宜,并在当年成为中国首次入围的4个备选项目之一。多年来,川剧曾两次入围中国申遗备选非遗项目。

  “川剧两次入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备选项目,这本身就说明,专家及评审机构已经认定了川剧具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特质。”杜建华说。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