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9-10-12 09:24

   导读:400多年前,陈益冒着生命危险从越南引进番薯到虎门试种成功,成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番薯的种植为我国开辟了粮源,缓解了当时的饥荒。

  站在都市的一隅,感受人事的渐行渐远,愈发爱看爱听爱讲一些古人的故事。

  前不久,有一位老家的朋友来东莞看我,彼此相见,非常激动。他一边递给我一袋红薯,一边羞涩的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一点番薯,莫要见怪啊……"我马上打断他:"哪里的话,在城里能吃到地道的番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完,我开始跟他聊起了番薯的故事。"你知道吗?番薯最开始并非国产,它和西红柿、番石榴、番瓜一样,都是从外国引进而来的。"

  "这我倒真的不清楚。"

  "那怎么行,这个人,你必须知道。"

  某一年,陈益身着布衣,背上行囊,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到达安南后,陈益一行受到当地酋长的热情接待,他们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看上去并没什么奇特之处,但吃起来却香甜软滑,非常可口。陈益一边吃一边盘算着,这东西真不错,不仅好吃,而且还能充饥。陈益从此以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陈益冒着生命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图1)

  正要开船时,多艘越南官船载着多名酋卒前来缉捕他。在这生死关头,中国船员趁着海上风急,高升船帆,开船疾驶,终于逃脱了追捕,成功将番薯种带回虎门。当时,陈益还不完全了解番薯的栽种过程,只能将其埋在花坞里。没过多久,番薯在花坞中长出嫩芽,慢慢伸出长长的薯藤。一天,陈益家的一名仆人见到薯藤,非常好奇,就用手将那根薯藤拉出来,随手一掐,谁知嫩嫩的薯藤一下子被她掐断了。仆人一时惊慌失措,生怕陈益责怪她,赶紧将那根被她掐断的薯藤偷偷埋在花坞里的泥土中。多日后,那根薯藤渐渐长出了新芽,陈益发现后非常惊喜,仆人这才"坦白"了经过。陈益不但没有责怪仆人,还夸赞她"帮了大忙",从此陈益便真正掌握了番薯的种植技术。

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图2)

由陈益引种的中国第一块番薯地位于虎门小杰滘莲峰墓右侧(原址)

  随后,陈益在其祖父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让周边忍饥挨饿的老百姓都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番薯。陈益将自己的寿穴选在薯田边,立志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益的推广下,番薯种植技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每当遇到战乱或者灾荒时,老百姓便开始囤积大量的番薯。陈益的一生简朴清贫,他没有给后世子孙留下什么金银财宝,却给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带来了希望。每当饥饿难耐时,便可咬一口番薯来充饥。

  陈益在临终时写下遗言,嘱咐后人,每年春秋二祭要带番薯一对来祭奠他。据杨宝霖考证,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陈益的后裔每年前往他墓地扫墓时,仍用红皮薯作为祭品,并写上"红薯一对富胜千箱"八个字。

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图3)

陈益 刘岩石作

  根据杨宝霖发在《农业考古》上的论文,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陈氏墓群旁的番薯地便是我国最早大规模引种番薯的地方。1989年,陈氏墓群以及番薯地遗址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虎门北栅社区对陈氏墓群进行修葺,修建后的陈氏墓群总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陈姓后裔在墓群周围栽种了数百棵龙柏。此后,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有密密麻麻的当地居民自发前来拜祭。

  苍海桑田,岁月更替,那些盛开在流年里的时光,那些经过了放逐或保存过的故事,总会在某一个合适的时间或某一个合适的地点,悄然滋生出妖娆的花来,绕指留香。

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图4)

陈益家族墓 图《虎门》编辑部

  链接:

  ●东莞文史学家杨宝霖经多方求证写成论文《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发表在《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估计很难有人会知道陈益,更没有今天东莞新添广东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给东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再添光彩。文章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论证了虎门陈益引进番薯是明万历十年(1580年),比此前有关文献记载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引进番薯还早了10多年。

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图5)

东莞市文史专家杨宝霖老师对复制的陈益墓碑进行查看

  ●杨宝霖的著作弥补了陈益无祠、庙可资纪念的遗憾,更为东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一笔文史财富。

中国第一个引进番薯的人系东莞人(图6)

陈益故里虎门北栅 王敬新摄

  (本文作者:莫寒)

  声明:本文旨在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属于社会公益传播行为。部分选用的图片或引述的文字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为相应内容的链接和印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向为本文作出贡献的人士致谢!



(扫描后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66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ccobn.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